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月2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以色列的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世界秩序》的文章,作者包括特里斯坦·邓宁、马丁·基尔和香农·布兰卡。文章指出,以色列对加沙以及黎巴嫩的战争行为,不仅挑战了二战后建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根基,更动摇了国际法、多边外交、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核心原则。
近期,国际法院已明确裁定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属于非法,并要求其撤出。然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回应称法院的裁决“离谱”。同时,南非向国际法院提出指控,声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了种族灭绝。国际法院初步裁定存在“可信”理由认为以色列涉嫌种族灭绝,并要求其采取措施确保此类行为不再发生。
遗憾的是,人权组织及其他团体指出,以色列并未遵守这一裁决,从而削弱了维护自由世界秩序的关键机构之一的权威。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所谓的民主大国中,很少有国家愿意强烈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区不遵守国际法的行为。即便有所谴责,也往往是姗姗来迟,更别提采取任何具体干预措施了。
此外,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就以色列的决议及国际法院的裁决采取任何具体行动。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普遍看法:在追究名义上的民主国家违反人道主义法的责任方面,国际社会存在明显的虚伪性。相比之下,针对没有大国庇护的国家的问责则显得更为严格。
另一方面,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防长加兰特发出逮捕令,理由是他们涉嫌犯有反人类罪。然而,这一申请引发了某些西方政客的不满。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却广泛称赞国际刑事法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的逮捕令。这再次凸显了一些国家在运用国际法时的选择性。同时,美国国会还曾试图就有关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这也进一步暴露了某些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双重标准。由于西方未能有效制约以色列的行动,他们因此受到了指责,被指在国际法的运用上存在“双重标准”。美国和德国作为以色列的主要武器进口来源和外交庇护者,若愿意采取行动,完全有能力阻止加沙地区的大规模屠杀。然而,随着西方国家继续破坏自由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他们所谓的道德优越感已然荡然无存。